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台湾清华大学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台湾清华大学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为什么台湾也有清华大学呢?
49年之前全中国只有一个清华大学。
1949年***战败,在兵退台湾之前,蒋介石将国内很多大学的教授、科研人才、实验仪器、科技著作等运往台湾。这其中就包括清华大学的教授和师生。
清华大学一分为二,北京的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***接管,而台湾当局则于1955年于台湾省新竹市让清华大学复校。蒋介石***还把清华大学的校名冠以“国立”,以示其正宗。
台湾清华大学校徽上,写着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的校训,该校训与大陆的清华大学是一致的。
其实台湾不仅有清华大学,还有:
国立交通大学,与大陆的北京交通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同源。
国立中山大学,与大陆广州的中山大学同源。
东吴大学,与苏州大学(原先也叫东吴大学)同源。
中央大学,与南京大学同源。
听砖业科普,涨科学姿势,欢迎关注“稻壳张”
作者:民国史学者、专栏作家王凯
清华大学位于北京,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,但在台湾新竹也有一所清华大学,这是怎么回事呢?
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4月,是由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创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,第二年改为清华学校;1925年,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,此为清华大学之始;国民***成立后,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,成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;抗战爆发后,清华大学与国立北京大学、私立南开大学一道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,搬迁至云南昆明办学,抗战胜利后复员回北平。
1949年后,******仓皇逃台,国立清华大学图书、设备、人员大部分留在北平,建国后更名为清华大学至今,这就是今天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。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斯文
1955年,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原子和平应用协定,大力发展原子科学。在这个背景下,台湾当局命令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筹备恢复清华大学,并创办原子科学研究所。在梅贻琦主持下,这所学校沿用了国立清华大学原名,校址设在台湾新竹市。新竹清华大学195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,并逐步扩大招生规模,经过几十年发展,如今已成为与台湾大学、成功大学、交通大学并列的台湾四大名校。
新竹清华大学校园
台湾清华大学目前有新竹、仙宫、竹东和宜兰四个校区,学科门类齐全,其中化学、物理、材料科学、工程、计算机科学、生物与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在两岸三地名列前茅,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。
如果哪天你听到有人说,他毕业于清华大学,别急着认校友,他很有可能毕业于台湾的清华大学。清华大学不止是一个,而是有两个。一个位于北京,另外一个位于台湾。
那为什么会存在有两个清华大学呢?难道台湾的那个清华大学是北京的分校?并不是,这两所清华大学都是独立的高校,一所归台湾教育部主管,另一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。
这两所清华大学的起源都是同一家,前身都是191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堂。只不过是在国内***时期,蒋介石战败逃离大陆时,把国内很多的科研人才,科学仪器,大学教授,通通运往台湾,这其中就包括了一大批清华大学的师生。而在蒋介石逃离大陆后,中华人民共和国***就接手了清华大学,一直到今天。
蒋介石逃离大陆后,也打算在台湾建立一所高校。而且当时与美国签订了“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协议”,就利用了清华基金在新竹建立清华大学。1955年开始筹备建设,1956年正式开始招生,从此就有了两所清华大学。
对于到底那个才是正统的,这些都不重要了。重要的是这两所清华大学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,这些人才投身于我国的国家建设事业,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。
其实台湾不仅只有清华大学,还有中山大学,中央大学,政治大学,交通大学,政治大学,暨南大学这些大学的面前都冠以“国立”两个字,以示自己才是正统的。但是大陆在说到这些高校时,也都加双引号,以示区分。
提起清华大学,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北京的清华大学,其实除了北京清华大学外,台湾也有一个清华大学。
清华大学发展的来龙去脉,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:清华学堂、北京清华大学(1911-至今)、西南联大(1938-1946)、***立清华(1956-至今)。
1900年,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,战败的清***在1901年被迫与英、美、法、德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,按照条约规定,清***需赔偿各国4亿5千万两白银的军费损失,分39年还清,1900年是庚子年,所以这一赔款也称“庚子赔款”。
庚款后来退还了一部分,美国的退款部分主要用于留美学生和兴办清华学堂,1911年在北京设立的清华学堂就是如今北京清华大学和***立清华的前身,庚子赔款的留美学生中涌现了一大批人才,有“两岸清华校长”之誉的梅贻琦便是庚款留美的第一批学生,而***领袖的胡适则是庚款留美的第二批学生,同期的还有赵元任、竺可桢、顾维钧等人。
1937年,“国立长沙临时大学”由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成立,后来由于日军进一步侵略,长沙临时大学分为三路向西迁往昆明,并在1938年4月2日,正式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,抗战胜利后,三所大学便回归原处,重新办学了。
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短短八年,期间却人才辈出,更留下了无数的***和故事,是中国大学史上的一个奇迹。
国共内战结束后,蒋介石退守台湾,同时也把国内大批的科研仪器和人才带往台湾,其中就包括了一大批清华大学的师生,当时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,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***接收并发展至今。当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在1955年奉召到台湾,主持筹备设置清华大学研究院项目,台湾当时和美国签订了“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协定”,考虑到原子炉建立所需的巨大经费,于是让有清华基金为后盾的清华大学在台湾建校。
1955年12月,***立清华大学在新竹成立,由原来的北京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负责,先后设立原子科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及本科生,梅贻琦曾经担任过北京清华大学的校长,同时也是台湾清华大学的创校人之一。
台湾清华大学,发展至今,也已成为和北京的清华大学相比肩的名牌大学,虽名气上略逊于北京清华大学。两所清华大学虽然一海相隔,名称也有所不同,然而追根溯源,却是同宗同源,两所大学在办学理念及人文精神上也都十分接近,都培育了一大批人才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湾清华大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台湾清华大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