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海事大学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海事大学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什么是海事大学?
海事大学(Maritime university/college/academy),指的是国内外把开设航运类专业的专门院校,或者以此类专业为主导的高等院校,被称为“海事大学”——Maritime University。中国大陆名为“海事大学”的院校仅有两所,主要是以工科专业为主,兼顾涉海类的理学及社会人文科学学科。
上海海事大学?
该大学(英文名称: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,缩写:SM)位于上海市,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。学校是由上海市人民***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,也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首批7所试点高校之一。
海事大学是以前的一本吗?
一本院校
大连海事大学(原大连海运学院)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,是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、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是交通运输部、教育部、国家海洋局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、辽宁省人民***、大连市人民***共建高校。
海事大学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?
我国一共有两所以“海事”命名的大学,一是大连海事大学,二是上海海事大学。在这里,我们重点来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,说说就业方向和前景。
上海海事大学
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、物流、海洋为特色,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文学、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。多年以来,它始终把为国家航运事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,被誉为“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”。
作为高等航海教育的“领头羊”,我们重点以该校2016届毕业生为例,来分析一下该校的就业行情。
就业概览:
2016 年度,上海海事大学实际毕业生共计 5831 人。其中研究生毕业生 1349人,就业 1316 人,就业率为 ***.55%;本科毕业生 4173 人,就业 4126 人,就业率为 98.87 % ;专科毕业生 309 人,就业 306 人,就业率为 99.03%。
在这一年中,来到上海海事大学参与毕业生招聘的企业一共有4100家,而其中,涉及航运及相关的企业只有730家。所以,对于海事学校的学生们来说,大可不必过度担心自己是否一定奉献于航海事业,特别是女同学们,可以把心放宽了,航运相关的企业尚不足总招聘单位的五分之一,在这里就业,选择多多哈!
毕业生就业的地区选择:
硕士研究生: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上海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安徽、广东、北京、河南、福建和天津,其中有 911 名毕业生选择留在上海,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 68.91%
本专科毕业生:在 2016 届毕业生中,70.03%在上海就业,其它主要集中于:广东(广州和深圳)、浙江(宁波和杭州)、江苏(南通和南京)、北京、山东(青岛)、福建(厦门和福州)
总体来看,上海海事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地多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一带,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,学生毕业后大多去往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业、定居。同时,也可以看出,留在上海的学生,比例是相当高的,基本能达到70%左右。那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留在上海的同学们的就业去向。
各学院签约上海地区的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:
不同专业,就业方向迥异,要看某一学校的就业情况,就要聚焦到学院、专业,来具体分析。
商船学院
商船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: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占 44.96%,制造业占 18.20%等。商船学院有 63.16%的毕业生流向与航运、交通运输相关的行业,体现了商船学院专业设置的较强工作对口性。
交通运输学院
交通运输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: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占 37.33%,制造业占 6.27%。总的看来,交通运输学院有 43.6%的毕业生流向与航运、交通运输相关行业。
经济管理学院
经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:金融业占 22.11%,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 12.81%、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 11.81%。总的看来,经济管理学院约有45%的毕业生流向与专业相关的行业。
物流工程学院
物流工程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:制造业占 38.18%,教育业占 17.57%,交通运输业占 12.50%,其他行业占 26.89%等。总体而言,物流工程学院超过 60%的毕业生集中于机械制造、交通运输等领域,与学院培养学生的专业性目标相符合。
信息工程学院
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:信息服务业占 38.24%,制造业占 19.52%,教育业占 11.50%,金融业占 7.49%。综合看来,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到信息相关行业就业的人数比重达到 57%,与学院专业的特色较为一致。
外国语学院
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:制造业占 25.77%,教育业占 15.98%,服务业占 14.43%,信息业占 10.31%。综合看来,外国语学院毕业生行业流向分布较广,不仅涉及制造业、信息业等有学校特色专业的行业,也进入到教育业等其它领域。
法学院
2016 届毕业生中,法学院毕业生行业流向为:教育业占比 59.09%,交通运输业占 12.50%,金融业占 9.09%,居民服务业占 5.68%。
文理学院
文理学院 2016 届毕业生行业流向为:教育业占 21.53%,信息服务业占 15.31%,制造业占 12.44%,金融业占 10.53%。
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
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于制造行业和建筑行业最多,分别是 26.61%和 15.14%其次是信息服务业占 11.01%。
高等技术学院
高等技术学院 2016 届毕业生到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的比例分别是 34.67%和 6.67%,这与学院专业特色较为一致。
海华高等技术学院
海华高等技术学院 2016 届毕业生中有 50.00%的毕业生流向制造业,5.56%的毕业生流向交通运输业。
文末,划重点、划重点、划重点(重要的事情说三遍!!!)
在上海海事大学,刻苦攻读毕业之后,综合条件不错的话,走进下列单位的可能性比较大哦,有没有很心动?一起来看!
上海海事大学2016届毕业生签约人数较多的用人单位(排名不分先后)
祝大四的学生们考研顺利、毕业快乐!
海事方向包括航海,轮机,海事管理,船电,海商法
至于就业前景,前两者10年左右都是在船上度过,对家庭和人生的规划都是一种缺失。海事管理从事的单位比较广,可以去港口,港务局等等。船电有随船的,也有在陆上工作的!海商法主要是研究海事诉讼,对外贸易等等!
海事大学学生训练
海事大学大部分的就业就是偏重于航运行业,因为它主要就是由原来的海运学院发展和改名而来的,我国比较好的两个海事大学,一个是大连海事大学,一个就是上海海事大学,这两个学校一个是211类,一个是双非,但是都绝不输于211。排名的问题在这里不显得那么重要了,大连海事大学综合排名一百四十多名。上海海事则更靠后,但那是综合能力最强的就是海上航运。这就够了,待遇好,毕业就业好。
大连海事大学
要说上海的海事大学,不如大连的,还真不一定,上海的录取分数常年都是不低于211分数,人家就是有这个底气,大家都知道实力,就业也好,报考的热度依旧不减。看下大连海事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表,有海航学院,轮机工程学院,船舶电气,信息科学,航运经济,都是和航运有关的,包括法学院,都是海商法和国际经济法,因为遥对外交流所以必不可少。
大连海事大学专业
分别看一下2所海事大学的就业情况,这些数据来源于学校公布。大连海事大学,2020年的毕业生5800多人,本科3961,硕士1634,博士91。基本上男生占了7成,女士只有3成。初次就业率77%,最终就业率87%。国有企业占46%,其他企业占39%。其中1200多人继续升学深造。比重还算比较高。到世界500强,国企等就业的有1184人,占了就业人数的42%。还是很好的,待遇都很优厚。
大连海事大学就业质量
工资的话,本科生达到了7000块,而研究生则达到了9010,这种工资超出普通本科生就业工资不少了,还是靠前的。2021年的就业质量也公布了,但是我觉得这个图比较整体,就依旧用的是2020年的,差距不大。就是一个年份而已,整体数据微微波动,影响不了参考价值。
,继续来看,其学科排名比大连的有所差距,但是人家地理位置更好,上海是金融中心,也是航运发达,海运频繁,海事人才也需求大
上海海事大学
为了数据的对应,这里也继续用2020年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来说。上海海事大学20年毕业了5029人,本科3930,研究生1099人。总体就业率93%,就业行业 也就集中于港口物流,航运,科技信息等方面。
上海海事大学就业
近40%的都是到了国企,这比例很高了,另外就是40%去了中小企业,这也是一大部分。毕业生在上海就业的达到了近64%,看来大都市就是不一样,留在大都市谋生机会确实比较多。
上海海事大学就业质量
航运相关类的就业很好,但也有人文类的法学等,这个就业就一般了,要看你学的是什么专业,并非所有的专业就业都是很好,这个不用多解释就明白。强项,海运相关的,男生就业比较好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事大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海事大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